發布時間:2020-03-11 瀏覽次數:9161 |
3月10日出版的《安慶晚報》刊登了介紹市中院審判執行智能化的報道。
網上立案 在線調解 遠程提訊 線上執行
“互聯網法庭”:審判執行智能化
全市法院網絡查控3833次,查控到位金額1854.52萬元
□ 蔣燕南 記者 周國慶
疫情期間,為保障審判工作和疫情防控同步推進,安慶市中級人民法院充分運用信息化建設成果,推進網上立案、啟用互聯網法庭、開展在線調解、實施遠程提訊、強化線上執行等,全流程發力,朝向審判執行智能化。
“互聯網法庭”足不出戶參與庭審
2月24日下午,中院快審團金京法官收到一份岳西縣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上訴案的上訴材料。閱卷后,他立即與當事人聯系,得知各方都有盡快結案的訴求,征得當事人同意,法官立即啟用“互聯網法庭”。技術人員積極保障,完成庭審系統的安裝和調試,當事人通過手機下載的華夏司法APP進行遠程視頻庭審、調解等訴訟活動,案件僅用三個小時調結。
疫情期間,全市法院通過互聯網開庭案件數共計189件。
2月27日下午,市中院快審團隊首次運用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開展案件調解工作,僅用20分鐘,成功調結了一起當事人在合肥省廬江縣的民事案件,大大節約了司法資源,減輕了群眾訴累,此舉得到雙方當事人一致好評。疫情期間,全市法院開展在線調解案件數共計470件。
遠程提訊提高審判工作效率
3月3日上午,市中院利用遠程提訊系統對羈押在太湖看守所的被告人進行“隔空”音視頻提訊。技術人員做好遠程系統調試和設備調試,提前測試好法院與太湖看守所設備連接情況。上午10點,市中院遠程提訊室與太湖看守所遠程提訊室畫面連接,刑庭法官、書記員、被告人均佩戴口罩出庭,通過電子屏幕、音視頻實時傳輸進行法庭調查、舉證、質證等庭審環節,整個詢問過程設備連接順暢,視頻圖像及聲音清晰流暢。
疫情期間,全市法院共遠程視頻提審刑事案件被告人50多人次。
網絡查控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
為了幫助訴訟當事人宅在家中也能打官司,全市法院依托“安徽移動微法院”微信小程序,為當事人提供網上立案、跨域立案、訴前調解、手機閱卷等服務。疫情期間,全市法院網上立案數共計724件,接聽12368訴訟服務熱線543人次。
強化線上查控、拍賣、扣劃和款項支付。宿松法院通過網上凍結、扣劃,將14萬元執行款打到做汽車配件生意的朱某賬戶上,為其復工復產補足資金。
疫情期間,全市法院共提起網絡查控3833次,查控到位金額1854.52萬元。特殊時期,通過運用信息化手段,全方位地保障案件的開庭和調解,不僅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風險,還提高了審判工作效率,減輕了群眾訴累,實現信息化工作與審判工作的融合。